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
- 1、关于中国古朝代和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N多难题(求大神原谅我这个好奇的奇…
- 2、封建道德终结者司马懿的故事
- 3、西方古典四大名将都是谁
- 4、大多数电影都是“邪不胜正”,有没有哪部电影结局是坏人得胜?
- 5、外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
- 6、被誉为罗马终结者的汉尼拔,究竟有多厉害?
关于中国古朝代和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N多难题(求大神原谅我这个好奇的奇…
1、没法比,如同关公战秦琼一样。虽然时代相近,但终究没有打过。况且各个军队实力间也是参差不齐。例如: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帝国,靠着5W兵力,把拥有几十万兵力的波斯帝国灭亡。排兵布阵,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现的,他们都会知道有阵型的军队要比那些杂乱无章的军队强上好几倍。
2、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前330年,中国处于东周时期(前770-前256)。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年-前323年,中国处于东周时期。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分裂前,中国处于东汉(25-220)、三国(220-280)、西晋(265-316)时期。
3、古罗马的历史分为王政时期、共和国和帝国三个主要阶段,时刻跨度从公元前753年的罗马城建立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正处于东周时期,随后进入南北朝阶段。 奥匈帝国一个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的中欧多民族民族,其历史时期大致对应中国的清朝末期和整个民国时期。
4、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三个阶段,对应中国的东周到南北朝时期。奥匈帝国为1867年—1918年,对应中国的满清和民国。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
5、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 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对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洛邑),三国(洛阳、成都、建业)两晋(洛阳、建康)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长安),五代(开封)两宋(开封、临安)元明清(北京)时期,中华民国北洋 时期(北京)。
6、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是同一时期的物品方首屈一指的政治军事强国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同一时期的强国。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封建道德终结者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不是魏国宗室,升任大将军不是凭借累积的战功,在部下面前并无太大威望,那些久经沙场的战将常会不加掩饰地嘲笑司马懿胆小,在他们看来,司马懿的行为就像一支豪门球队在面对三流队伍时,不是全面出击,而是“摆大巴阵”,龟缩退守。司马懿不为所动,为平息手下不满,司马懿还与朝廷联袂演一出戏,他佯装发怒,上表请战。
有人说司马懿是靠隐忍篡位成功的,司马懿在曹操手下能装低调,在曹丕手下装实干,在曹睿手下装忠臣,司马懿一生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刻都是在隐忍,除了篡位成功之后,司马懿不再隐忍,也许隐忍才是司马懿的本性。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晋宣帝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字仲达,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是三国时期的终结者和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出生在陇西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司马氏,并且是司马相如的后代。早年间,司马懿曾经在曹操麾下为官,展示出杰出的才能和军事聪明。
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然而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正是司马孚里应外合诛杀曹爽一党才得以顺利进行,之后司马孚功成身退,一直没有再过多参与政事,享年92岁,是八达中最长寿的。图片:司马孚剧照 司马馗 在魏朝时期,司马馗做到了鲁相,对于他本人的记述并不多,而他的后代东海王司马越则是晋朝帝国覆灭的终结者。
西方古典四大名将都是谁
顺带提一嘴,四大天王也出现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面,指的是镇守西岐大门的四大名将。在书中,他们分别是魔家四将中的四位人物,即魔礼青、魔礼红、魔礼寿和魔礼青。这四位天王都有着不同的神力和法宝,各自有着独特的形象和性格。他们的形象和故事被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托塔天王李靖大家最熟悉的出处可能是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他与幼子并列为玉皇大帝的护驾大神,并且因此也成为民族祭典的护军神和战神,而出现在西游记中的原型据传是唐朝时期名将李靖,而封神演义中则是商纣王的四大关总兵其中一个。
李靖的原型是佛教四大天王其中一个的“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因此李靖属于四大天王。李靖的形象特征是: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腰系宝剑,有六陈鞭、天罡刀(降伏红孩儿),还会骑战马。由于左手托塔,因此大众称之为“托塔天王”。
将公元元年时候的四大帝国-罗马安息贵霜汉朝做一个延伸,我们能够得出“全球四大古典文明”,或者“全球四大帝国”的概念、即:华夏文明(华夏帝国)、波斯文明(波斯帝国)、印度文明(印度雅利安帝国)、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帝国)。
大多数电影都是“邪不胜正”,有没有哪部电影结局是坏人得胜?
著名的《斯巴达克斯》最终也是以坏人——罗马军队的获胜而告终,斯巴达克斯等起义的奴隶都最终牺牲。当然,这个是必须遵守的 历史 事实。不过,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创作者们都是要竭力从其中挖掘悲剧影响的。悲剧就是将有价格的、美好的物品毁灭给人看。很多悲剧作品都是以“坏人”获胜,而作为主角的“好人”最终失败而告终。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终于刷完了,看完很震撼过瘾。的确是不巧之作。罗琳塑造的虽然一个如梦似幻的魔法全球,但其核心本质还是关乎人性的善恶美丑。两个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哈利波特与伏地魔。正方:哈利波特 邪方:伏地魔 最终谁胜谁负,也许不看结局,我们也能猜到,哈利波特胜。
《阿凡达》剧情介绍:战斗中负伤而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决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来到潘多拉星操纵格蕾丝博士用人类基因与当地纳美部族基因结合创新出的 “阿凡达” 混血生物。
《扶摇皇后’里面的齐震是坏人,他最终结局悲惨,丢了自己的命。具体分析如下:角色性质:齐震一个非常有计谋的国公,但他从未用自己的身份来为百姓谋福利,反而一直沉迷在权力中。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不惜牺牲更多的人,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
营造恐怖的气息气氛,但却最终邪不胜正,坏人被反杀的商业电影,基本上全一个套路,一开始坏人很残忍,但到了影片中后期却蠢得出戏,受害者往往一个机会就能扳倒局面。久而久之观众也看腻了,大叫太假!在这个背景之下,《funny games》这部电影诞生了,消灭一切希望,让人大跌眼镜。
外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
1、英吉利海峡海战(1588年7月)对阵双方:英国对阵西班牙 两种力量:英国的几十艘小型掠夺式船只,在海盗头德雷克的指挥下,具有灵活的远程火力。西班牙是“无敌舰队”的主力军,100多艘,军舰的大致和大炮的口径。
2、外国历史故事有很多,下面内容是一些著名的外国历史故事: 特洛伊战争 解释: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这场战争是由爱情、背叛和权力争夺引发的,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城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3、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4、很高兴回答无论兄弟们的难题,国外的著名战役有: 坎尼战役(Battle of Cannae)公元前216年6月2日,迦太基在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4万步兵和1万骑兵对抗罗马8万步兵和6千骑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一个——坎尼战役。
被誉为罗马终结者的汉尼拔,究竟有多厉害?
1、不要说汉尼拔战术厉害,简单。置身于两千多年前,不可能想出创新的战术。当时的环境,教育普及低下,能有天赋,熟读典籍,还有战争阅历几乎没有。只有汉尼拔。罗马应对汉尼拔的进攻,开始转守为攻。西班牙到意大利途径的地方,层层设置,构筑营寨,以求体量消耗汉尼拔军队。汉尼拔运用到了战略。带领部队登上阿尔卑斯山,翻越山脉损失了一半的部队。
2、排兵布阵,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现的,他们都会知道有阵型的军队要比那些杂乱无章的军队强上好几倍。因此亚历山大,还有让罗马帝国头痛不已的汉尼拔也都是擅长布阵的。就连名气很大的马拉松战役也是靠阵型优势打败波斯的。
3、孙武 全球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新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吴起 亚圣,其治军想法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其中一个。
4、古罗马将领费边在遇到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时,曾采用相似的拖延战术,同样取得若干成效。现代政治术语“费边主义”缘此而来。和司马懿一样,由於无限制地拖延,费边当时也引来手下不满,他也被讥讽为“犹疑不决的人”。据罗马史家李维记述,费边小时候就有冷漠的特征,亦与司马懿相仿。
5、这次战争的主要起因是为争夺西西里。公元前241年,罗马舰队在埃加迪群岛附近的交战中获大胜(参见埃加迪群岛海战),决定了战局,迦太基人答允撤出西西里。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年)。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战役中罗马军队(约7万人)被汉尼拔军队(5万人)包周,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