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引争议 12306回应称非_霸王条款_

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引争议 12306回应称非”霸王条款”

无座与二等座同价为何引发质疑?

“无座票凭什么和二等座一个价?”这条质疑帖近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将12306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21日,12306官方回应称,无座票与二等座同价是由于乘客可”见缝插针”坐空位,但需让座给持座旅客。这一回应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让评论区再度炸锅。

许多网友认为这是”割韭菜”、”不公平”,甚至是”霸王条款”。持反对意见的网友最核心的理由是:没座位=少服务=该降价。这种见解看似合理,实则是否忽略了铁路服务的本质呢?铁路提供的客运服务从来不只是”一屁股坐下”那么简单,其核心是空间位移。无座旅客与二等座旅客共享同样的线路、车厢、候车室、空调、热水等设施,同样时刻到达目的地。这些看不见的服务成本,并不会由于”没椅子”就自动消失。

12306回应背后的运营逻辑

面对”无座与二等座同价被质疑”的声音,12306的解释其实有其运营逻辑。我国铁路票价本身就带有公益性质,普速车票价更是30年没有涨价。无座票的出现大多在暑期、春运、周末等高峰出行时刻段,彼时供需关系失衡,铁路通过无座票来充分利用运力,让更多旅客能够出行。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供需定价,无座票不仅无需打折,甚至应该加价才能购买。

更重要的是,12306明确指出无座票并非”永久站票”——车厢有空座时可临时就座,持座旅客上车后让座即可。由此可见无座旅客实际享受的是”动态二等座”服务。运气好的乘客可能全程有座,运气差的乘客也能在旅途中找到临时座位休息。这种灵活的座位分配方式怎样定价?按站票打折?那坐到了座位的人是不是要补差价?按概率定价?那是不是要引入”座位彩票”机制?

同价政策是否真的不公平?

针对”无座与二等座同价被质疑”的难题,我们需要思索:如果无座票打折,真的就能实现公平吗?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一旦打折,反而会制造新的不公平:有人花更少的钱却享受同样的座位,有人花全价却一路站到终点。这种结局显然对购买了全价票的旅客不公平。

顺带提一嘴,如果简单地因无座就打折,那日常生活中许多类似场景是否也需要打折?候车室没座椅、地铁没座位、餐厅爆满没位置、医院住院睡过道……这些场景是否也需要价格调整?铁路体系将同一趟列车划分为二等座、一等座、商务座,不同等级车厢之间有明确隔离,低级别车厢的旅客不能在高质量别车厢逗留,高质量别车厢也不发售无座票。一等座、商务座的”高价”购买的是”空间独占权”,而非”服务歧视”。

理性看待铁路票价政策

面对”无座与二等座同价被质疑”的争议,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无座票与二等座同价不是”霸王条款”,而是铁路体系在运力极限下提供的”兜底善意”,让更多人在高峰时期能够出行。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空间内的”共享资源”,只是座位分配方式不同——一个是”先到先得”,一个是”随机应变”。

在资源紧张的春运、暑运等高峰期,无座票的出现让更多人能够踏上归途或旅程。如果坚持”无座必须降价”的见解,最终可能导致铁路部门减少无座票的销售,反而让更多旅客买不到票。这不是”最优解”,但在当前条件下,可能是最合理的”次优解”。铁路客运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