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褐腐病怎么防治 白菜褐腐病 小白菜褐腐病

白菜褐腐病怎么防治 白菜褐腐病 小白菜褐腐病

大白菜褐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白菜的幼苗和成株,对生产有一定影响。下面内容是有关大白菜褐腐病的详细信息:

危害症状

多在幼苗嫩茎基部侵入,病部形成溢缩,呈淡褐色,严重者枯死成立枯或猝倒状。

继后危害叶柄外侧近地表处,开始生淡褐色至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不制度形病斑,稍向内凹陷,暗褐色。

条件适宜时,叶柄基部腐烂,叶片枯黄,易脱落,潮湿天气下,病部生出黄褐色蛛形菌丝体和疏松的菌核。

侵染循环

土壤传播病害,病原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

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与白菜受害部接触后引起发病,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农家肥传播。

发生影响

菜地积水或湿度大,通透性差,栽植过深,培土过多过湿,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

防治技巧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用0.1-0.3%高锰酸钾)。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发芽期高温影响,苗床育苗采用遮荫降温或套种,幼苗期及时拔除病苗,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拔除病株,摘除近地面的病叶,携出田外深埋或销毁,防止蔓延。合理的浇水降地温也可减少病毒病。

及时防治蚜虫,由于蚜虫传播病毒。

浓度为0.5%的辣椒汁可预防病毒病。

物防治时用1:1:200 硫酸铜:生石灰:水配制的波尔多液喷洒中心病株;0.1%的高锰酸钾加0.3%水醋液防治。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30%苯甲·丙环乳油3000~3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68.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0.3%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种植习性,选择合适的防治技巧,以有效控制大白菜褐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笔者

赞 (0)
版权声明